合肥皖维助孕网

合肥皖维助孕网

讨好自己比讨好任何人都事不宜迟

  讨好自己比讨好任何人都事不宜迟

  ◎陈思呈

  “让别人扫兴”似乎是一个很大障碍,令我没有勇气做出真实的反应,说出真正想说的话

  最近看脱口秀大会,我在想为啥没有人讲控制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的内容,如果我讲,就讲这个。

  20多年前我在高校里工作,有个学生是云南的。具体是云南哪里我忘了,总之说当地的苹果特别好吃。这学生的父母很疼孩子,入学报到时就是大包小包,还带着她妈妈做的几大瓶辣椒菌子,说担心孩子吃不惯广州清淡的饭菜。

  不知怎么我也跟这名学生家长认识了。我当时只是学校行政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,认识我也用处不大。但我完全理解家长的心理,能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给自己闺女多认识一个人,那就是为闺女的前路多铺一块砖。我就是这么一块砖。

  有一天,接到来自云南的电话。这位学生家长在电话里热情地说,刚刚给我买了一大箱苹果。

  新鲜大苹果,我们这里最好的大苹果,你吃就知道了。他说。

  他说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人,帮忙带上一趟途经广州的火车。那趟火车在明天凌晨六点钟经过广州,会在站台上停车几分钟,我呢,就要在那个点儿等在站台。

  到底多大的一箱苹果,他是怎么托到的人,怎么运上了火车,稍微一想都是眼前一黑。凌晨六点,那么四点多我就要爬起来,学校偏僻,那个点儿能不能打到车,多久才能打到车,都是问题,必须多预留点时间。拿到苹果后,要怎么从站台搬到火车站外面,然后再打车,搬上车,我的眼前真是黑了又黑。

  那是二十年前,没有什么骑手派送、同城速运啦之类的,也没有相熟的出租车司机,一筹莫展,幸好有一个男朋友。他虽然不情愿却也责无旁贷地去了。本来那一箱苹果就是对他的报答,谁知他坚决不吃:“我最讨厌吃苹果。”我想,经此一役,他对苹果那种莫名的恶感,又增加了几分。苹果,太无辜了。

  学生家长那边,我当然也不停道谢:“广州确实没这么好吃的苹果。”我说。

  如今回想一阵后怕,我那么感恩戴德,他要是一高兴,又给我托运一箱过来怎么办。

  这个事情经常被我回味,因为它足够典型,又足够小,所以是一个充满喜感的烦恼。这个事情的实质其实是,总会有人出于完全真诚的好意,给你带来他以为的惊喜,但对你来说只是惊而不是喜。同时你也被动地,承下了一个巨大的情。

  我也没有办法拒绝。首先是来不及拒绝,因为我得知的时候,苹果已经在路上。其次我即使拒绝,他也会认为我在客气(否则怎么会让苹果先上路)。第三是,如果我们再熟悉一些,如果我再卑微一些,如果我继续拒绝,那么,他会对我发出灵魂的逼问:

  “这苹果是不是广州吃不到的?是。既然是,有机会吃到,为什么不要?是不是拧巴?还是怕麻烦?为什么这么怕麻烦?为什么不愿意克服一下困难,过上更好的生活?”

  之前每次想起,我的侧重点都在这个学生家长身上;但这几年我的想法有所改变,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。问题就出在我卑微的感谢里。

  当他跟我热情地介绍到他们家乡卓越的苹果,当时我一定抱以了同样热情的兴趣。那是一种未经思考的兴趣,仅仅出于习惯。我太担心扫了别人的兴。我觉得只有表现出兴趣,别人才高兴。我还担心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回应,愉快的气氛会毁在我手里。

  所以,我流露出来的热情给了他错误的引导,当他千辛万苦给我托运来苹果的时候,他一定是充满成就感的:“上次我和你提到我们家乡特产苹果,你很有兴趣。”

  而收到这箱卓越的苹果后,我也一定是在电话里热情地感谢他,赞美它们。同样也因为:我也只是习惯这种回应。我觉得,如果我不说自己很喜欢很开心,对方就白忙活了,就又扫兴了。“让别人扫兴”似乎是一个很大障碍,令我没有勇气做出真实的反应,说出真正想说的话。

  有时候我们批判别人的控制型人格,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。有时候我们批判别人没有界限感,也很可能是自己的反应给了对方鼓励。控制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形成了一对CP,彼此之间互相成就,如果自己坚决地保持自己的界线,对方也就没有越过界限的机会。

  那么,为什么会害怕扫了别人的兴呢?自己有那么重要吗?也许心里真正害怕的是,气氛一个维持不足,就是人生里的寂寞。所以哪怕是假象,也要高高兴兴的。

  我有个朋友曾经讲过一个故事。她的前夫有严重洁癖,但她很爱他,就一直要求自己按他的标准来生活,不要触怒他。

  每天洗完澡,她总是会很注意,把掉到地上的头发扫到一起,揉成一团捡起来,怕丢在厕所会堵塞马桶,她就撕一张纸巾,把那团头发包起来,再带出去丢掉。如果她洗澡后轮到前夫用浴室,她会特别地再仔细检查一遍,地板上的积水、头发丝都清理一遍,肉眼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。

  但即便如此,打扫后的她还是会隐隐觉得不安,非常不安,觉得还有哪里出错,肯定有她的盲点,她的死角——尽管她左查右查查不出来,但她还是预感到她前夫一会儿黑着脸出来,又指出了她的哪一个漏洞。

  果然,她的预感总是成功地变成现实。她前夫的脸,总能如期地黑着,指出诸如纸巾包的头发忘记丢掉、某件脏衣服忘记收出去放洗衣机,诸如此类的事。久而久之,她觉得一切仿佛是宿命,她怎么努力,怎么希望纠正,都无济于事。事实就像她前夫斩钉截铁认准的那样:你真是邋遢。

  她终于发现,自己的邋遢是被前夫创造出来的。有一本励志小说叫《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》,里面说,一个人的愿望足够强烈,整个宇宙都会来帮你。没想到,一个人的担心足够强烈,整个宇宙也会来帮它,使你一次次稳稳地做成自己最担心的事。

  神奇的是当他们离婚后,她的邋遢就全然不存在了。起码她不再忘记把脏衣服收出去、忘记把包着头发的纸巾丢掉、忘记清理浴室。她很奇怪为什么不需要纠正的时候,自己反而能做得更好。

  在我们生活的上空仿佛有些无形的规定,规定正确和错误。邋遢和懒散是错的,整洁和勤快是对的,能吃到大苹果肯定好的,吃不到肯定是不好的。所以,那名前夫貌似掌握了“正确”的生活方式,其实他掌握的,只不过是对方的讨好型人格和弱势心理。

  离婚后她才拨云见日地明白了,生活方式该由自己说了算,没啥对错,只要不伤害任何人。邋不邋遢要由自己说了算,即使真的邋遢,那也是小事,觉得自己邋遢、进而觉得很糟糕,那才事大。讨好自己比讨好任何人都更加事不宜迟。

【编辑:陈海峰】
上一篇: 家长与孩子沟合肥助孕通 尊重应是基础
下一篇: 合肥助孕新世代蒸汽眼罩已面世?揭露沐瞳蒸汽眼罩核心科技
隐藏边栏